企业名称:山东鹏誉新材料有限公司
电话:0535-8598278
手机:18866380119
手机:18660484119
网址:www.eatsuburbia.com
地址:烟台市龙口市徐福街道洼东村
2019年9月18日。政府中掌管火事的部门早已有之,早在黄帝时就设了专门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,据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载,黄帝在安排国计民生时,就明确提出要有节制地使用火,以防范火灾,为此,黄帝还设置了专门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,称为“火政”。到周朝时称司煊、司耀。www.9992019.com网站
春秋时期(鲁襄公九年,公元前562年),就有乐喜(又名子罕)组织队伍从事灭火战斗。不过,这种队伍是临时性的,随着火灾风险(主要是气候变化)的消除,消防队伍就不存在了。而到了唐朝,则出现了我国的消防工具:水囊和水袋。
水囊和水袋
水袋是用马或牛的皮做成的,可以装三四百斤水,袋口绑起来,插进一根去节的竹子,水就可以通过这根竹子流出来,出现火险时,就由三五个壮丁抓着竹子借助袋口,向着火点注水。水囊用猪或牛的膀胱做成,里面装着水,起火时,把水囊扔到着火点上,水囊被烧破,里面的水就能流出来灭火。
水桶、火背心
专职消防队的出现
宋朝称军巡铺、防隅,这也是中国意义上的专职消防队,宋仁宗即位制定了严密的防火措施,挑选精干军士,建立军巡铺。主要任务是“夜间巡警”,督促居民按时熄灯,消防火灾隐患。发现火警及时报告;扑救中各支部队配合密切,有的警戒弹压,维持秩序:有的救护,安置受伤居民;有的抢救财产;有的运水灭火,纹丝不乱。但军巡铺缺乏集体操作的强力拆卸工具和远程射水工具,灭火手段有很多不足,因此军巡铺不得不深入基层,就近灭火,以便缩短反应时间,相当于间接提高了灭火效率。这是当时科技水平不足导致的特殊组织管理方式。
到了明朝,则出现了一种名为唧筒的灭火装置。
“唧筒”的特点是“简是长竹,下开窍,以絮囊水杆,自窍唧水”。它既能汲水,又能排出水。
故宫博物院现藏有两种唧筒。一种是水铳式唧筒,外表象水枪,其实是一个能够上下伸缩的套筒。将它立放在水缸里,提上套筒,水便吸入其腔,再压下套筒,水即从喷口处射出。这种唧筒由两具太监操作,射程可达20多米,能将水射到宫殿的檐口处灭火。唧筒在当时不仅用于灭火,更多的平时用于灌溉。
机桶